1927年,陈树人生活的重心从政治转向艺文,开始整理和陆续出版画集、诗集,以明心志。在绘画实践上,由先前带有强烈象征性和隐喻性意味的创作,转而专注于讴歌自然美的新绘画。及至40年代,游览了西湖、庐山、桂林、峨眉、三峡、嘉陵、剑门等名胜,并题以“抄景”纪游,建构了清峭的绘画语言风格,表现了寄情山林的逸致,进而彰显了隽朗的艺术“人格”与“国魂”。其视旅游为清游,多与家人友人同行,是“散得百千忧”的乐事,与同时代美术家旅行写生表现出的国家、民族、边疆意识迥然有异。纵览其纪游诗文和绘画,可见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历史语境下,一位倡导文化革新者在介入与超脱之间的微妙心迹。
主 题:陈树人的旅行纪游和隐逸情怀
主 讲:魏祥奇(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
时 间:2025年7月5日(周六)14:30—16:00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