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艺术的地理发现

今年是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如果从197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香凝遗作展算起,对何香凝艺术的专题研究也已走过了28年。20多年来关于何香凝的研究在丰富何香凝研究信息库的同时,也对旧有的研究模式提出了挑战。在专业研究以至普通人的印象中,承载何香凝艺术的历史记忆的20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从一个新的学术角度、新的展示方式上将何香凝艺术的收藏、陈列、研究的新的进展和状况呈现出来,从而使观众对何香凝艺术有更为深刻、透彻地了解,是策划这次何香凝艺术专题展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为此,一年前我们就开始讨论有关这次展览的学术主题、展览方式等具体细节。在征询了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学者李松涛、郎绍君、李伟铭、黄专、云雪梅等人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与馆聘策展人冯博一、汕头大学研究生王晓松等反复讨论后,将这次主题展览确定在“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的范畴中。所谓“地·图·志”,如果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依据何香凝一生曲折的革命与艺术经历,从中截取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地理节点,以“地:地理文化;图:作品和影像;志:文献记录”等多个层次与线索上立体、多方位地观照何香凝的艺术生涯。倘若从学术的角度谈,那就是撷取何香凝艺术的元素绵延到一个与她历史活动息息相关的地域景观中,由此形成一个带有文化地理学、社会学、艺术学意义的宽泛的“地·图·志”概念。

但它不是简单地让你“按图索骥”,以此抵达何香凝创作、社会活动和生活片断的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借助地理、地图的名义——所谓的以具体的历史现实与当代生活的地理为背景,追溯、探究何香凝的艺术历史。或者说,通过这样的主题切入来贴近何香凝的活动场景,探讨何香凝创作意识在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地理节点中的变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地理节点的选取与设计,构建何香凝的艺术地图,用图像勾勒何香凝艺术的脉搏,以文献资料复原何香凝的历史,通过展示方式呈现何香凝的艺术与精神世界。

将何香凝的艺术置身于有意义的地理空间,并以动态的眼光进行考量,这对于打破以往艺术史中单一、静态、平面的研究状况和枯燥的展示方式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艺术地理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家与地理的关系问题,但艺术与地理终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有着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解释方式,只有艺术家的活动才有可能打通二者之间的界限。因此,我们将艺术家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艺术家地理。基于这个前提,何香凝与她创作、活动、生活的地理元素之间形成的种种关系成为我们策展理念的切入点。 

何香凝的艺术地理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系统,依据她历史踪迹的地理线索,才可能研究她的艺术观念、艺术作品与她的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作为单独的个体,不可能拥有整个地理空间,他们只能来自或活动于一定的地域。地域是地理空间的整体切分,地域与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精神气质上的差异,某一地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则是蕴育艺术家气质的源泉之一。反之,艺术家的活动也影响着这一地域的文化生态。渗入政治活动的地理环境能够结成地缘政治,文化地理则由于长期的人地交往,逐渐成为促成某一个地方文化传统出现的因素。

并非像环境决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艺术家完全由地理塑造,其实一直以来,艺术家对地理环境都存在着正选择与反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因而,艺术家地理中的地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地域中才会有真正的研究意义,艺术家与地理之间的特殊关系才能够被揭示出来。

没有哪一种方式能够使回顾者完全走进过去的生活场景,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件艺术作品、一张照片往往能够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存在状态和内心世界。诉诸眼睛的观察会在语言文字的尽头生动毕显,而善于隐身的历史和时代变迁甚至意识形态都会透过图像流溢出来。

根据我们所找寻的何香凝艺术的史料,从她的地理、图像、文献资料中考察发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然且生动的生活与创作场景,它们与她创作的艺术形象一起,映照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地理和时代变迁在艺术家创作中形成的影响。这些地理景观,既是作为何香凝艺术的空间形态的实体地理,也是由她主体审美观照后所积淀升华的精神性地理概念,它在展示何香凝与这些地理节点关系的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艺术家世界的认识。

地图是历史的密码,它与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当历史被涂抹得扑朔迷离的时候,地图会诚实地告诉你些许真相,地图的语境也因而具有更为久远的价值。或许,这种窥探历史的方法和展示形式,能够带给普通观众深入了解何香凝艺术生涯以更多的兴趣,而我们已经从这次策划中有了深切的体会,那就是从地理节点中阅读何香凝艺术所带来的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