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属性的转换与公共雕塑的良性引入

“曦城·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年展”(以下简称“曦城雕塑展”)从2007年举办至今,通过几届的积累,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作模式,本文借由展览运行过程中的有关话题展开。 

创作属性的转换 

曦城雕塑展由曦城提供永久的展览场地及展览经费的支持,由何香凝美术馆的策划团队在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雕塑系应届毕业生的创作实施考察的基础上,邀请24位应届毕业生到曦城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曦城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空间进行创作,提交创作方案。最终选取12件入选作品永久陈列于曦城。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与社会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可操作的模式”【1】,该项目让毕业生的创作属性实行了转换,他们从最初在校期间的创作不受客观环境影响,以自我主观、自我喜好的个人自主创作为主,转向创作受展览主题、展览空间的现实场景,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因素所规定的限制,这对于大部分在校期间没有获得实战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对他们提出“重装上阵”的新的要求,他们也由学生转换成“真正以艺术家的身份介入当代艺术的运作”【2】。当然,这是在他们提交的方案获得通过之后实现的。 

创作属性的转换,对应着评判标准的转变和评审权利的转让。对于自主创作的作品,更多表达创作者个人成长的经验及记忆,对现实思考的话题,这类作品接受外界的评判更多是创作主题是否提示出有意思的问题及反映出新的社会现象,创作手法是否比较成熟、新颖,作品是否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而对于受邀创作的雕塑作品,它已涉及运用到公共空间的概念,作为一件公共雕塑,它需要融入到所需的现实空间场景,对于这类作品的评判除了是否符合规定的主题创作,更多的强调作品是否与选定的创作场景共生共存并带出更多相互映照的想象,作品是否为创作场景植入新的文化元素。在曦城雕塑展项目的运作中,作品的评判权利则部分转让到投资方手中。由策展人、专家及投资方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实施的评审看来,主办方着重在把握作品的学术方向、作品的实验性及可实施性,而投资方看重的更多是作品与建筑空间的结合,作品的安全性及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审美趣味。双方结合的折中考量,使作品在具有专业学术支持的平台上,与项目的需求实现相对可控的结合。 

公共雕塑的良性引入 

曦城通过引入公共艺术的实践,希望借由当代艺术的引入实现营销的增值,美术馆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展示当下雕塑界年轻一代的创作状态,参展学生在这里获得了一次创作与锻炼的好机会,几方达成共识的合作互动,带着将当代艺术引入到公共空间,在社区实现无墙美术馆的美好愿望。追溯项目最直接的接受及作用者当属居住在曦城社区的业主们,他们日日夜夜在居住地与这些长期陈列的作品相遇。考量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是否也应将此部分群体的感受作为一个衡量的参照,公共雕塑的引入是否真正为居住者优化了他们的社区空间?提升了居住空间的文化品质?带来更多元文化的想象?抑或只是以一种先锋文化的方式强硬的植入?雕塑作品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进入社区空间,作为一个原有空间的外加元素,在它试图与环境、人文取得某种平衡的时候,它应该是温和的,否则将会是一种以强硬的图式资源入侵的姿态。当年,参加深圳第四届当代雕塑艺术展的艺术家尹秀珍的作品《深圳制造》,将征集来的1000件旧衣服挂起固定在华侨城生态广场顶棚的钢筋上,地面上散落一些洗衣盆,每个洗衣盆内用水泥砂浆浆封一件衣服、搓板。这个作品在当时展出的时候引来很多周边居民的争议,居民对作品不了解,也因为展出时恰逢过年,新年悬挂着旧衣服让人觉得不吉利。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深圳这个新兴城市主要是由想来创业的外乡人组成,这些外乡人用他们的经历、热情和梦想建造了现在的深圳。这些衣服带着深圳创造者的经历,言说着深圳的故事,所以艺术家选择了衣服作为作品的主要材料。如果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或者公众与作品的距离会拉得更近。在前几届的项目实施中,投资方反馈一名为“冥想”的作品(其主体为翘翘板上,一瘦人压倒于胖人引发的想象)几次吓哭过社区里的小孩,作品被迫调整了放置的地点。或许,选择更为合适的展出地点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化解,让作品在适当的空间中继续引发它所带来的想象。这又一次强调了作品在转换到现实空间中与周边自然景观的结合,及受众接受度问题的考虑。 

在面对公众传统的审美与策展人借由项目提示出新的有实验性的审美存在差异的现实,如何实现将公共艺术更为良性的引入到公共空间,与公众实现良性的互动?提前将这种艺术的引入转换成让公众主动参与的环节,让公众主动了解对于他的审美存在着差距的作品,转而获取一种主动的评判权利。正如一位专家评审提出:是否在展前实行作品公示,让业主来参与到作品的评选,以此来获得一个良性的互动。毕竟,这个建构在专业支持平台上的项目有其现实指向性。在原有曦城雕塑展运作框架上把握好初选作品的学术品质,将入选作品评审权利部分适度转让给业主,也不失为一种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良性互动的策略。 

创作的倾向 

聚焦12件入选作品,凭借曦城雕塑展的特殊性,将曦城现实场地的有限资源及深圳地域特征加以有效利用,处理得比较巧妙的当属曹雨的“水洼”,她通过将抛光的不锈钢切割成类似于水洼的形状并艺术处理地放置于草坪之中,模拟了一种雨后水洼的效果。由于不锈钢与水洼一样具有反射效果,取巧地将一种雨后天晴的清凉错觉带给体验者,产生一种转换的趣味。李牧阳的“Active Cube”通过将魔方的原始形态进行“异变”,雕塑作品融入环境,灵动又不乏厚重及沉稳。蔡雅玲的“重蛀”,将代表万物的几何体上人为存留下自然的痕迹,又由它与曦城一起见证岁月的痕迹。童年情景的追忆、温馨寓意的情景表达及材质的特殊运用在作品中也显得比较突出,姜峰的“童话”通过两个抽象动物的组合及风车的动态呈现,与现实场景相融并加进灯光装置,还原一种童年记忆的温暖体验。刘冰的“纸飞机”借由材质的转换,使作品呈现轻盈与沉重、柔软与坚硬的视觉感受。曹云的“云上曦城”,通过不锈钢不同材质的对比运用,呈现出“云上曦城”的宁静和谐之美。多元材料的整合利用在桓磊的“向高迪致敬——神秘之河”作品中有所体现。公共雕塑中功能性的引入也成为毕业生根据曦城现实进行创作时考虑的一个元素,黄超谟的“乐融融”将西班牙国粹昔日的斗牛转换成一种可供休息之用,与观众亲近平和的形象。孟祥鹏的“局”在结合空间的灵动布局中也考虑了功能性。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材质实现转换与呈现在冯崇利的“墨韵泥痕——梅兰竹菊”及祁达的“智源根生”中可以看到。李冰的“失衡——欲”乐观诙谐的呈现了人在欲望失衡情景下的生存状态。 

在第四届曦城雕塑展评审会上,评审委员反映提交的方案整体水平强于往届,体现在作品方案的创作更集中、更符合曦城的属性。评选的过程也在票数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对12件入选作品的评定。较之往届更多荒诞的、表达关于自身成长的迷茫和困惑的作品在本届减少了,创作的总体在较好结合现实展览空间考虑的同时,更倾向于关注自身成长记忆及青春经验中比较积极与向上的状态。这是在学生完成曦城考察之后自主确立的选项,或许是曦城的独特环境赋予人们更多美好的想象,或许生活中的沉重与困惑来得太多,创作者对能够主观注入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赋予更多美好的期许。或许这种倾向与评审的意愿达成不谋而合的一致,艺术本来应该是表现多面的思考,暂且说这是一种偶然,抑或是曦城的独特属性决定了曦城雕塑展不同于一般艺术实验展览的特性。 

【1】冯博一,《关于展览与作品与空间之关系——由第二届曦城雕塑展所想到的》,《幻景——第二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008》 
【2】王晓松,《艺术赞助和资源争夺——由曦城雕塑展引出的话题》,《进行曲——第三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