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

据一些媒体统计,新媒体艺术的展览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似乎代表着未来艺术的一种发展方向。对此,我们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并力图组织起这样一次关于新媒体的中国青年当代艺术展。但我们无意于标示出“新媒介”,因为媒介的更迭和进步是如此的迅速,其范围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前一阶段,摄影、电影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视觉感知,现如今,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的发展,以其联结、交互、沉浸、虚拟等特点塑造着我们新的认知世界。

毫无疑问,影像及数字技术都是基于时间的媒介,相对于那些所谓静态的物质存在。在一些录像视频中,时间结构被以各种方式进行改变,加速、延缓、重复或循环……而在数字领域中,没有间距的时间和非空间成为显著特征,它是一个模拟的过程。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断在发生变化,而新技术加速了我们的时空观的改造,我们的感知越来越受控于这个技术环境。

关于时空关系的科学认知与基于身体体验的时间感知两者都充盈着我们的世界。在海德格尔那里,时间是理解存在的参照和关键。对于时间的意识还与我们的情感感受密切相关,有时缓慢,有时迅疾,有时甚至因为极端的情绪而浑然不觉。这让我想到17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的作品《圣特蕾莎的狂喜》,圣女特蕾莎在被代表上帝之爱的神箭插入心中时的神秘体验。新技术并非单纯的物质条件,它还带有心理电荷,加速我们对身心理解的改变。赛博知觉或网络知觉被作为新兴学科提出来,以对应我们对意识领域的新认识。虚拟世界构建起多重现实中的分散式自我,然而,这种知觉体验在一些原始宗教的致幻术那里也可以获得遥远回响。这是一种在新媒介技术突飞猛进时代的“复魅”,科技看似与神秘主义相对立,但实际上又造成了新的“灵晕”。

在此新技术环境下,艺术家何为?曾有学者将计算机艺术和纯艺术分别描述为图灵的领土(意指计算机先驱艾伦·图灵)和杜尚的领土这样对立的两块。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间隙正在日渐缩小。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所产生的艺术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在这种被称为“后网络”的语境当中,网络不只是作为技术媒介,它本身就构成我们周遭的现实。因此,当下涌现出来的一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将这种日常的电脑网络的消遣与工作变成了艺术实践,现实与虚拟,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也被打破。

本次展览所集结的艺术家正是在此媒介环境下展开工作。他们所探讨的问题包括:人与不同媒介之间的复杂关系,人机交互关系和生产方式,科技对人的欲望的激发,虚拟环境下的时空感知、感性经验和对于存在意识的审问,新技术对我们观看与思考方式的重构,以及置于多层时空的困惑等。在我看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新媒介情境下关于时空的科学与心理认知,并因此产生一种迥异于既往艺术的新的美学形态。

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些中国青年艺术家,大都具有海外学习的背景,一方面他们的视野和工作方式可以说是与全球时间同步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中国特殊的网络情境和意识体验。所以,或许他们还需要提供一个全球与本土之间的中国新兴艺术方案?

2017年10月3日于广州

 

 

参考书目

1. [美]马格·乐芙乔伊、克里斯蒂安 · 保罗、维多利亚·威斯娜主编,任爱凡译,《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金城出版社,2012年。

2. [英]罗伊·阿斯科特著,袁小潆编,周凌、任爱凡译,《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金城出版社,2012年。

3. [德]鲁道夫·弗里林、迪特尔·丹尼尔斯编,潘自意、陈韵译,《媒体艺术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4. [英]贝丽尔·格雷厄姆、萨拉·库克著,龙星如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5. [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尔丹尼尔著,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