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与异化

当下是科技信息爆炸的年代。在高度全球化的状态中,Facebook、Skype、YouTube、Twitter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亦同时创造了复杂的距离感。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傲游千里,世界各地文化信息一触即达──旅游热点、电影、韩日潮流、经贸交易... 甚或不同的饮食、流行文化、影视巨星、世界大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向性的,由不自觉间走向大同,同时在大同之中又往往迷失而不知所措。  

「全球化」(Globalization) 这个概念中的「全球」一词,并非来自「global」,而是源自德文的「Erde」,相等于英文的「Earth」,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与晚近常提到的前身概念地球村「Global Village」相若,带出了地球是一个细小范围的理念──全球化下人们的联系不断扩张,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紧密互相依存。它是人类由科技、经济带动而趋向一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不同的领域,如经济、文化等多维度,衍生多面向的现象。  

与全球化相对的「在地化」(Localization),则主张全球化的趋势并不会排挤或消灭各种人类文明的多元多样性,其意指外来人士融入移居地,与之相近的「本土化」则意指本地人植根于原住地。全球化促使人们积极发掘和发扬在地和本土文化的元素,在文化、环境、消费等方面保障「在地」及「本土」(locality)的认同和特色。有趣的是,「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观念因此应运而生,其意指全球化必须与在地化紧密结合,在全球化的共同体里找出适当的切入点去发展出适合当地精神文化的去路。全球在地化主张城市在加强彼此的联系、沟通、融合之时,需回应各地的特殊文化,盛载更多当地的文化意义与感情,才能令城市的各样物事长存、更显魅力。深圳、台湾、澳门和香港──位处中国大陆两岸边陲的四地,在多方面都受着全球化的影响。然而,四地与此母体的同依附度、亲密度,衍生出不同的文化现象。在走向全球化共同体之时,异化的状态在母体中不断发酵,形成在地的文化。香港经历西方文化的洗礼及教育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是多样的,既融和又冲突;香港的文化艺术也于是既混和且繁杂,构成了不一样的本土性。和其他三地一样,文化的异化状态导致艺术被边缘化。透过全球化的共同体这个虚拟的空间,香港艺术一路寻求着正统的归航,全球化正正为在地化的艺术铺砌了一道出口、一条出路。  

是次展览是因着全球化和在地化的概念而来的:站脚于两岸四地,观看全球化的冲击和在地化的盘根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以及对两岸四地的艺术与文化的带动。策展人、艺术家、两岸四地的观众仿似在同一空间相遇,产生交流及互动,并且在互动之中产生异质混杂的、不清晰、边缘的性格。  

香港艺术家自身常审视自我的思维、情感、意向、生活体验从而寻求创作的灵感,鉴于香港独有的历史背景,他们均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还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通,创作时或多或少从作品中透露端倪。在文化融和的同时,艺术家既接收外来的产品或信息,亦会加以融和,创作中付予这些新事物一种新的本土文化意义及个人思维,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也会将本土文化的特色,反向传送往外地,可算是一方面融化西方文化,同时主动突显本土文化特征,甚或主动抗衡,反击西方文化以保留自我的文化价值,或许算是全球本地化、和而不同的一种体验。作品既是从自身出发,亦带反思及批判功能,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一些生态或现象,表现他们所关心的事物,与时俱进。是次香港这四位艺街家虽然年轻,却有丰富的展览交流经验,其作品既吸纳西方事物又不失本地的表征,甚有香港味道,堪观者细味。透过艺术家杨嘉辉的「虚拟民族音乐学研究所:把《特里斯坦和弦》记牢」,我们可以体验在地文化如何于全球化下得以保留和突显。这件揉合视觉和声音的作品是受歌德学院委任,为着庆祝德国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 二百岁寿辰而创作的。 

杨氏利用广东话独有的九个音律、音域特广的特质为华格纳的名曲《特里斯坦和弦》Tristan und Isolde 的音曲谱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广东歌词,再广邀了70 位人士在镜头前以广东话重覆多次唱出,探讨是音乐令人容易记起歌词,还是歌词令人联想起音乐。今天你或许仍记得香港歌手林子祥所唱的数字人生歌(30624700),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歌的原曲来自十七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于1722 至1725 年间写给他第二任妻子Anna Magdalena 作练习钢琴用途的一段G 调小步舞曲乐谱。艺术家与音乐家的作品无独有偶,都是在地化与全球化结合的混合的产物,抛出了谁是主、哪是客的问题,让观者思考。又或许,两者并无抗衡全球化、反击西方文化之意,却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果。  

另一位多媒体艺术家伍韶劲的「银河铁路」看似科幻,实际上与我们息息相关。作品由一位为了回忆而忘记登上列车的少女讲述,推测未来的一刻,那时候人类无法将已施加于地球上的破坏复原;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穿越时空返回过去,当太阳、地球和银河中心完美地连呢一线、一列火车就高速驶过,穿越时空,列车载看各行各业的人们,有科学家、工业家,甚至走私配方奶粉的水货客、细说在旅途上的种种有关当地的故事,表达手法如电影般梦幻和光怪陆离;巧妙地利用五个电视机造出车厢窗户的效果,更带领观者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实实在在带出人类对地球所作出的破坏。而加入本地热门的话题如配方粉短缺等,则微妙地探讨社会的怪诞现象,隐喻了香港的独特性的同时,反映出人类寻找乐土、怀念最纯真原始时光的共同渴求。  

或许是感同身受,黄国才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全球化经济对劳工阶层的剥削,导致都市人营营役役的生活模式的探究。都市人长时间不停工作,以至晚上梦游,推动着他们的床,前往不知名的终极出发。床是每个家庭生活的符号。黄氏所采用的铁架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本地的流行产物,是过去香港精神的一个象征。在铁架床上装上三轮车,暗喻这个城市的生活辗转不息,整个人就像活在一个梦游的世界中,心神恍惚,不能自已。不同境遇在梦境中不断出现,庄周梦蝶般的一种奇妙历程。作品充满电影式的浪漫,又不失本土的特色;铁架床加上相片及录像,是本土与文化的结合,体现由自我的空间游走至他者相遇的空间,作品成为两个空合的契合点。  

艺术家梁志和的「家居隐事」摄影计划从2004 年开始至今,拍摄的场景由山顶高级豪宅以至公共廉租屋,捕捉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私人空间,把最私密的居住环境,如睡房、工作间、客厅等公开展示。梁氏透过这些相片把藏于斗室间的「私隐」放大,展示香港人狭窄住所的空间美学,显示出人们如何在狭小的地方收纳物件、其心理及行为如果在这些空间中重塑,亦探讨「公众展示」与「私人空间」对立的微妙关系。对应这批相片,梁氏还以录音方式记录了各居住者对现时和理想居住环境的想法。透过西方引入的摄影装置,梁氏一方面揭示本地的居住空间,一方面探索全球人类面对的问题及各人对收纳的睿智,把本地的文化特征呈现于观众眼前,质询私密及公众空间的矛盾关系,令我们对每天熟悉的环境重新审视。四位不同年代的艺术家,在香港这片中西文化交流之地成长,不约而同接受西方教育或曾于海外担任驻留艺术家,都因全球化而增广了视野和识见。他们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沉重的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反而不自觉地于作品中切入不少在地或本土的元素,细腻地表现出他们所关心的人与事,并丰富了其艺术语言。信息科技或许收窄了地域上的文化差异,但各地文化的异化元素定则抗衡了这种大同的趋向,令人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彼此相异。他们是次参展亦仿佛是由在地异化走向全球达同的一种带有矛盾的表达。两岸四地同源于中华文化,后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各自发展;其艺术的迥径异走和殊途同归,盼能引起观者的点点思絮。